close

阿宏開口說英語。發燒昏睡,也不忘做功課

五月二十四日,清晨五點,天未亮,阿宏卻驚醒躍起,把阿祖嚇一跳。

 

 

 

「你做啥啦?」阿祖問。

「做功課啦!」阿宏回應。前一天晚上,發高燒的他,吃完藥後昏昏欲睡,卻沒將功課忘記。

「這是負責,」猴硐國小校長羅美雲說。校長辦公室內,阿祖、老師、校長與我們正談論阿宏之際,他突然不畏生的從窗外探頭進來,其後他跑到我們面前一鞠躬說:「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to Houtong elementary school.(歡迎來到猴硐國小)」

以往被阿祖以原始方式養大的阿宏,如今是愛秀英文的孩子;去年九月至今,他已閱讀五十本中文課外讀物。羅美雲不斷提醒阿宏:「窮不可怕,窮才是力量!」

阿宏的媽媽、阿祖的外孫女,依然不見蹤影。阿祖叨念著:「我養他是不應該啦,我當阿嬤都沒帶孫,當阿祖卻帶孫,」但話鋒一轉,又滿意的告訴我們:「阿宏手上有吃的東西,一定先給我,說:『你要吃,我才能吃啦!』。」

「這孩子,我養得有價值。」阿祖說:「當年他媽媽,一走就不回頭,我養他,也是不回頭啦!」

只是,年過七十的阿祖,身體每下愈況,經常起不了床,心痛如刀絞。儘管多位人士向阿祖表達收養阿宏的意願,阿祖卻覺得對外孫女有份責任:「萬一她來跟我要孩子,怎麼辦?」

三年前,《商業周刊》鏡頭中,阿祖與阿宏回家路上,那扛米的小小身軀,如今,已被揹書包的身影取代,阿宏越長越高,阿祖卻越來越老。阿宏輕快爬上階梯,阿祖卻臉色慘白、喘不過氣,豐富的表情乍然消失。

阿鸞與小雰。 找回台灣的家與教育機會

○○五年《商業周刊》「一台兩世」報導「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出身於高雄的小雰,因越南籍母親阿鸞與父親離異,隨母親回越南,小雰卻因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在越南成為無法進入當地教育體系的孩子。鏡頭裡,越南鄉間泥路漫天灰塵中,阿鸞與小雰的身影格外孤伶。

 

 

 

透過本刊報導,小雰的父親與阿公,聽見了小雰母女的心聲,決定將她倆接回國,給孩子完整的家庭與教育機會。如今,八歲的小雰就讀國小一年級,每天都由阿鸞用九十西西的機車,送小雰與就讀三年級的哥哥上學。傍晚六時下工,再由阿鸞用機車將兄妹倆從安親班載回。

兩個多月前,小雰爸爸髖關節開刀,無力工作,阿鸞肩負全家經濟重擔。她的工廠工作一個月含加班薪水僅一萬八千元,這是黃家全部的生活費,用來支付安親班、租房子及其他生活開銷。

雖然生活有許多困難尚待克服,但阿鸞感恩的說:「很高興小雰能夠從越南回來,在這裡生活受教育,這比在越南沒辦法讀書要好得多。」她一連謝謝兩次。

菁英綠種子。 升學大專院校比率達八七%

還有一群孩子突破天生困境,努力爭取就學機會。二○○三年,《商業周刊》首度推出「一台兩世」深度報導,並與家扶基金會合作「菁英綠種子計畫」,協助貧困孩子升學,如今該計畫已進入第四個年頭。

在協助的一千餘位高中生中(畢業後即補入新名額),過去三年,考進大專院校比率平均約八七%,考入國立大學升學率約三%,「這個專案對弱勢家庭的孩子幫助非常大,使他們在升學比率上,接近一般的孩子。」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說。

其中,來自台北的瑋杰,在清潔工母親砥礪下,進入成功大學環工系;在拾荒奶奶背上長大、來自高雄岡山的宛真,就讀淡江大學日文系;住在新竹內灣山區、與九十歲祖父相依為命的鍾華,如今就讀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系。他們,都是一顆顆逆境向上的種子。

一個孩子,仍需扶持……

但他們不是王子與公主,也不會從此便過著幸福與快樂的日子。祥祥、珊珊、阿宏、小雰、鍾華、宛真、偉杰,就像每一個孩子般,成長過程仍然面臨各種挑戰。他們獲得外界的關注、支援,但也承擔旁人異樣眼光的壓力。他們也會頑皮,會犯錯,會遇見困難,也可能失去勇氣,他們的家庭仍然有種種問題。

但,哪個家庭、哪個孩子能一帆風順呢?儘管生命中有不可承擔之重,但是透過彼此扶持,我們仍看見這隱藏在台灣遍地,生命的奇蹟。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72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波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