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轉錄自:http://erenlai.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925%3A2012-01-30-12-10-07&catid=673%3Aopinions-dreams-videos&Itemid=314&lang=tw

《位子不只一個 ─ 來玩不一樣的工作大風吹》

01_copy

攝影/柯曉東

走出學校的年輕人,勢必都要進入職場玩一場大風吹;這當中,有人馬上找到自己的位子,也有人老是擠不上。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郭力昕提醒,年輕人不是只能照著既定的遊戲規則玩;慢慢來,才有機會創造出無限可能。

 

口述∣郭力昕  整理∣蕭如君

 

 

有失公平的世代汙名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承受著社會的刻板印象,諸如「眼高手低」、「草莓族」等,我認為他們的確是在受驕寵的環境下長大,不過這不能完全怪他們,這樣的環境並非他們自己所選,真正需要檢討的是把孩子培養成生活低能的家長和社會。

當社會在批評年輕人弱不禁風的時候,是用上個世代的生存條件來度量現代,這根本有失公平。上個世代所經歷的苦並非是自己的選擇,經濟條件較優渥的現代也不是年輕人打造出來的,他們只能被動接受大環境的結果,甚至被養成了「草莓」。發動這聲批評浪潮的人應先批評自己,怎麼能將孩子放進自己創造的環境,再去責備他們的生存能力不夠堅強。

我並不是要一味地幫年輕人找藉口,他們終究要為自己負責,可是社會必須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孩子該學著做自己的時候,社會和家庭沒有給他們足夠的空間發展自我,在珍貴的青少年時期他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念書,其他的能力因此停滯不前,等到有需要時再說。直到進入了大學,他們才第一次比較深刻地思索自己是什麼,在那之前他們從來就沒有被尊重地視為一個人,以致於大學生還是像小娃娃,很多人的心理狀態其實都很幼稚,可是他們又可以看起來很世故。

 

以具體行動去除偏見

另一方面,年輕人當然不能只埋怨上一代,但也不代表他們的所作所為可以被縱容,如果年輕人不滿社會給予的偏見,就必須試著剖析自己現在的樣貌,拿出決心來闖出不一樣的可能。事實上,我已經看到許多排斥草莓族標籤的年輕人,正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對抗社會,這方面應該要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

不過,我想強調這應該是一場公平的遊戲,當成年人在責備年輕人之前,也要看看自己改變了什麼。我反而看不出來現在的成年人有任何反省的意願,這是很糟糕的現象,因為年輕人會不斷從上一代身上「複製」所看到的權力操弄、雙重標準,自己做一套,將來要求下一代又是用另一套。

 

Kuo2

年輕人不一定急著要找到固定的方向,也不要害怕與眾不同,試著將腳步踏出多方探索,才可能真正「發現自我」。(攝影/蕭如君)

給社會還是給自己交代?

以前的時代工作價值較為單一,不外乎就是要找到穩定、待遇好、薪水高的工作,就算沒想要賺大錢,也不敢擺脫這樣的普世價值。現代年輕人在生活上的多樣性大過以往,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在乎一定要走上正規的求職路,也沒有一定要在工作中體現和他們的所學。

然而,大多數大學生在畢業之後,的確承受著相當大的就業壓力,似乎三個月或半年內沒找到工作,就是一件很見不得人的事,甚至會萌生罪惡感。我非常不認同這樣的價值觀,年輕人沒有必要把這壓力往身上攬,即使你隨意亂抓到一個全職的工作,無所謂喜不喜歡,卻好像只是在給家人、朋友、社會一個交代,而不是在向自己交代。

如此的「集體盲目」可以說是來自於父母、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結構,嚴格來講這是一種「共犯結構」,他們犯的錯正是基於無知以及窮緊張,導致台灣社會流動著一股「比快」的壓力。這是一個極大的謬誤,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神經質地推著與他人競爭,求學路上給孩子製造了許多莫名的痛苦。

 

崎嶇之路反而精采

不過,我也不是認為年輕人不需要競爭,而是應該要贏在「終點」。對我來說,贏在起跑點很荒唐,只是一齣「自己嚇自己」的悲劇。個人成就應該要用終點來檢驗,不在於一開始跑多快。很多衝很快的人通常會後繼無力,因為他可能本身沒有潛力、知識也沒有進展,一旦走到專業用盡又拿不出潛力的時候,就會進退不得,工作變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事實上大多數人根本不敢放棄,因為覺得自己也換不了跑道了。

如果我們一定要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成功」這件事,關鍵絕對在於「比慢」而不是比快,你一開始走的路越崎嶇,對於未來越是有益。走曲折的路就表示你不停地在吸收廣泛的經驗和刺激,尤其對於學習人文社會方面的年輕人來說,更應該如此活用在出社會的起步上。

老實說,跟我有所接觸的年輕人比較不在乎找工作這件事,要不然就是更在乎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生活方式。我們偏好走體制外的路,不會功利地來看待自己的生命階段,甚至會投入一些利他的社會運動,這些學生願意為自己以外的生命付出,像是為樂生療養院或是農民請命等等。

我相信將來他們會很有出息,因為他們在年輕時就已經投入社會、瞭解社會,並不怕開始找工作的時間比別人晚,所以他們有好的資質和想像力可以帶領社會前進,並不是按照既有的工作形態去執行,反而能夠自己創造機會。

 

找到自我勝於找到工作

以我自己來說,1985年我從美國讀完碩士回到台灣,當時已經離開了台灣社會將近七年的時間,應該說我從來沒有進入社會,所以我需要花時間去瞭解台灣社會,也要瞭解自己能夠從事什麼工作。整整三年我沒有一份正職的工作,都是靠寫稿維生;當時生活沒有那麼困難,寫兩、三篇很長的稿子,大概就足以應付房租,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物質慾望,還是可以過活。到了1988年,我才在《中時晚報》有了第一份正職工作。

「發現自我」的過程非常重要,我一直都是慢慢來,因為我始終認為那些在緩慢過程中淬煉出的精華,是會回饋給未來的自己,一點一滴讓自己清楚將來要走什麼樣的路,完全沒有浪費。

在我看來,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正好是一個機會可以重新檢視自己和社會的關係,以及觀察社會的變化。如果年輕人願意主動去介入社會,察覺現在社會缺乏什麼、需要什麼,就可以創造自己的角色。我不知道有多少焦慮於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會進一步思考是要「創造」一個可能的工作環境,還是要跟隨大多數人的腳步,看看自己可以在就業市場中占到哪個既有位置。

 

大學已淪為職業補習班

年輕人對於工作的錯誤認知,與偏差的大學教育如出一轍。台灣從來就沒有把大學教育放對位置,現在的大學儼然是一個「職業補習班」,層次低到我根本不屑一談。大學的精神應該是在培養一個具有前瞻性、帶動社會進步的人,這是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但台灣從來就沒有這個概念。

坦白說,台灣教育根本是功利和庸俗到了極點,完全沒有全人教育的精神。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再來是家長,乃至職場主管,他們「全面聯手」營造一種功利、庸俗、短視的教育氛圍,毫無對話的起點。

如果大學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畢業後能夠快速地投入職場,那麼就等於把大學生掐死了!教育應該是要訓練一個人在工作上有能力發明新的可能,可是台灣的大學生卻是被訓練成「生產線上的加工者」,並非成為會思考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教育模式怎麼可能使得學生在職場上能夠繼續開發潛力呢?難道我們大學生的素質還不夠好、不夠努力嗎?問題出在對於工作是什麼、教育是什麼,全社會一點想像力都沒有。

 

社會期待是無形牢籠

於是,從教育殿堂裡出來的人不敢跟別人不一樣,這就是我們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大家互相看來看去,越看越像,然後就在一樣的集體意見裡面「相互取暖」,似乎就可以感覺到不孤單,所以怎麼可能迸發創意呢?台灣這麼多資質很好的年輕人,花這麼多時間念書,可是最後創造不出東西來,這也可以算是「台灣奇蹟」了。

由此可見,大學生畢業之後根本不需要去找尋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工作,如果去追求了社會期待,也就封閉了自我,因為社會期待本來就是極其錯誤。不過,年輕人就算不去迎合社會期待還是得努力,努力是不變的,只是你會知道自己是用在對的地方,而不是拚命跟著大家擠破頭陷入社會期待的角色裡。

在按部就班追求社會期待的年輕人之外,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不是我們想的那回事,他們非常有想法,具備探索自己未來的能力,願意走上一條以傳統眼光看來會很耗時又辛苦的路。不光是社運的朋友,我也認識有些年輕人想拍電影,雖然不是大投資的電影,他可能有其他的路徑,但是那樣的創作熱情仍然不減。

攝影/蕭如君

不要害怕與眾不同

像是不久之前,我在台東認識了一個剛從政大會計系畢業的女學生,由於她著迷於東部的風情,就決定待下來。當然她也找了一個簡單維生的管道,就是在一間餐廳當服務生。我想說的是,她擁有大多年輕人所缺乏的勇氣,她敢離開都會區到一個相對開發少的地方,我相信她在當地浸泡個幾年,生活本身和當地人會帶給她莫大的刺激,當她再度回到都會區之時,她的某些想法一定會比從來沒踏出過都會區的人來得豐富,因此就能對未來的工作懷抱其他的想像。

不幸的是,台灣社會從來就不鼓勵年輕人「看起來」無所事事,投入與所學無關的活動。首先家長就不會允許,總覺得是浪費了大學和研究所的投資。

年輕人時間那麼多,並不需要害怕,就算你到了三、四十歲,那時要再走一條容易的路,時間還是相當充裕。在國外,到了四十歲以上才攻讀碩博士的人大有人在,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前進的,但我們的生命卻是停滯的。社會給我們訂定一張無形的生命時間表:幾歲之前要拿到學位、要結婚生子、有房有車、賺到第一桶金。這是一張死氣沉沉的時間表,如果你要讓自己淪為它的囚犯,這樣的生命難有新的可能,反而更容易失敗,因為達不到更高層次,也缺乏其他的想像。

 

以「沉穩」意志對抗世俗

一如先前所說,年輕人畢業之後短時間內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沒有必要因此感到失落,                               (攝影:蕭如君)
我認為沒有立即找到與立刻找到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找不找得到工作不能淪為價值二分,並非找不到就只能惘然若失,或是有工作就覺得自己得救。故事通常剛好相反,有穩定工作的人反而容易「怠惰」,雖然工作起來沒什麼意思,但是又覺得棄之可惜,而且你會開始消費,過一個比較舒服的生活。

 

如果一個年輕人很快地在「心理」上怠惰,這才是最大的危機。年輕人應該不要急於擁有高物質生活,而是要在精神和知識上更為充實。畢竟現在大學文憑已經沒什麼用了,年輕人應該在畢業後至少再投資個五年以上,繼續加強自己,把自己身上的武器備得越齊越好,然後再進入職場,到時候你的眼界、判斷力、執行力、人情世故等方面,馬上就能展現出明顯的成熟度,這時候不是比較容易成功嗎?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跟別人不一樣,追求一樣的人最多就是得到安穩,不太可能真正勝出。可惜現在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家長,都已經急到沒辦法去思考這個簡單的道理。

 

不過,即使台灣的眼界如此狹隘,年輕人還是應該要以「沉穩」的心態面對社會,抓住自己不那麼隨俗浮沉,取回自己主體的意志和節奏。我覺得這樣的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時,本身便具備更大的可能性,也更容易有一番作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波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