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BloggerAds來喝咖啡

10/23 今年,我的最後一場女性影展~

真的礙於現在失業中,不然,我還想給它多看幾場的!

以這場電影做為今年女展中我的最後一部片,我自己覺得相當適合。

因為,這六部短片所組合而成的,正是女性一生中可能會面對到的所有階段!

從年幼的就學開始到青春期的青澀、再來逐漸成年,原生家庭開始面臨空巢期;

後來,壯年期,身為女兒的人要出嫁、為人母的要面臨女兒得離開;

以及,老年期,面對身邊另一半的過世,該如何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與意義?

最後,用第三人稱的方式,一起瞭解失去眼前色彩的視障女性朋友們該怎麼度過她們的人生,

用簡單、平緩的口氣鋪成的影片,待來逐漸累積的感動與忽大忽小的快樂、悲傷、溫暖、感慨...

交織成一幕幕人生的走馬燈,就像是從時光隧道走過,認真且隱隱約約的體會一個女性從生成到即將死亡。

 

起初,一開始在詳閱影展手冊的時後,我只對於其中兩部影片較感興趣:光之所在、艾瑪的旅程,

不過,其它四部觸動人心的程度可也不在話下!

『上學』,很忠實的呈現出為人母的心態與現實狀況。為了孩子的「競爭力」,所以不厭千里遠的讓孩子就讀「明星學校」,並且"竭盡所能"的用盡所有空檔時間讓孩子「讀英文」。這種場景也出現在我家,雖然我家離學校很近,但每當早上起床吃早餐的時後,媽媽就會撥放英文CD,並且要我邊吃早餐邊背單字......我熟不能同裡小孩子的感受呀?!

『裙子』,讓我替劇中的兩個女孩捏了一把冷汗,是否雙方的友誼會因為一個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男孩而破滅呢?如同我和國中的好姐妹一樣,兩人形影不離,也分享著兩人的所有。這是種羈絆,也是種甜蜜的情誼,成為我國中時期最動人的回憶。我們也常常鬧脾氣,呵,如同影片簡介上所描述的一般「心情開始陰晴不定」。嗯~青澀的女孩,令人陶醉。

『財‧縫』,我想如果早在幾年前看這部片子,我想我應該沒有這麼深刻的體會。因為自己曾經在外地住宿過一陣子,所以明白離開家庭求學的心情。才能體會導演用簡單的一段電話,搭配在台灣的母親在裁縫店裡工作的景象,所呈現出來母女之前特殊的連結。雖然對話中,沒有過多的噓寒問暖,只有兩人在釐清帳單的問答,但實在看得出母親那股溫暖而堅定的心,也感受的到女兒身在異鄉對於母親的感念,是那麼的細微且強韌。我想,身在遠方的女兒,該時常回家看看孤身的母親吧~

『我的媽咪愛轉彎』,或許是我的生命經驗不同,我覺得因為「媽媽,是永遠的」所以女主角才會選擇,放下眼前的事物,和媽媽好好的享受現在的美好。

『艾瑪的旅程』,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都覺得不錯的影片,因為它用了很詼諧的口吻來描述「死亡」這個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議題。我自己遭遇過兩次生離死別的場景,每次,我都沒有辦法在當下好好的冷靜,也害怕再度面對到這樣的事件。我經常夢見身邊的人突然消失、離我而去,我將是那最無助、難過的一個。但看完這部影片,最令我感動的是,艾瑪與LUCY最後選擇瘋狂的嘗試騎摩托車、好好的修理不知輕重的年輕人並且在海邊替亡夫/亡友舉杯。如同LUCY說的,"不只有艾瑪失去一個摯愛的人",而其它人更應該好好的活著,告訴自己那個最摯愛的人「I'm fine」,yes, I'm fine!

『光之所在』之所以會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我自己的朋友也是視障者,和她相處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台歡的環境有多麼的不友善。崎嶇或甚至沒有設立人行道,放任她們在呼嘯而過的車輛旁邊求生存,並未完善標示的公共設施以及冷漠成性的人,吞噬掉多少她們的空間?影片中拍攝兩戶朋友作為故事的串連,擁擠的房間內堆滿的所有的民生必需品,每樣東西都在她們伸手可及的地方。我認為,我們有很大的能力可以改善對於所有身心障礙者的基本生活空間,政府的高官們,應該多花錢在添購「輔具」給社福單位而非買一些皮鞋或是水果吧!

當下,看完影片,我有一股很深的衝動,想要好好的和我媽共度一個下午茶的時光。兩人放下手邊的所有事、不要想工作的壓力,只要好好的聊聊天,看看彼此。我擔心,待我下次好好凝視我的母親時,早已人老珠黃或甚至無法再促膝長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波哩 的頭像
    波哩

    Living

    波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