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BloggerAds看電影

繼上一篇「咱是走車人」後,來聊聊電影下半場的「夢醒洛杉磯」。

這部片,有些令人感到沉重,議題、訴求是現實、天天上演的。

這部電影,心中突然浮現出國文課本上陳之藩「失根的蘭花」:

『然而,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夜裏的夢中,常常是家裏的小屋在風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的頭髮一根一根的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均不可以為家了。』

是呀~原本的故鄉在薩爾瓦多、墨西哥,現在是故鄉人還是美國人?

搖擺不定的身分定位與家鄉中難以切割的親情連結,是這群人努力過著生活時所背負的負荷。

是很無力卻又很拉扯的...人的一生總是在不停的定位自己而感覺有價值。

其中,也提及到事實且不公義的現象:剝削勞工...

雖然她們是非法移民,但政府應該要有完善的體制得以篩選其成為該國國民還是遣返回國,

影片中,最後提到的:國民身分考試,我覺得是個不錯的制度,

起碼有個管道讓有心卻無法滿足政府其他管道的人民可以選擇。

另外,對於該地有個移民後代成立「成衣勞工中心」感到非常的羨慕與感動,

有人願意為了社會上這群人努力、有人看重她們、體恤她們,願意empower她們,

這是一個社會運動很好的典範,因為不公義,所以我們要發聲!

台灣,欠缺的就是這樣理性、合理的社會倡導、運動,僅有那些政治口水與鬥爭,

人民的權益、生存很多時後並不全然掌控在政客的口中!

 

雖然片子基調很真實所以很沉重,不過我覺得是一部很值得大家看看的片子~

讓大家得心中都可以種下一點點「為自己努力」的種子,

如同片尾露波所說「就算素材不好,還是可以創造出傑作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波哩 的頭像
    波哩

    Living

    波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