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參加了諮商中心舉辦的講座-創意旅行
請到的是出了很多本書、到過很多地方(36個國家)
現年34歲就有足夠的資本額可以退休的
"知名"旅行作家:李欣頻小姐。
到學校分享她的旅行及個人理念~

前半部  是她個人的信念與價值觀
(大姐,她的想法跟你很像! I thought~)
她認為獨立很重要...
一開場,她就說許多人都是因為自己身體虛弱所以找一個當醫生的男友,
或是因為不懂機械,所以男友的條件就是機械科系的,
她認為與其依賴別人為什麼不能自己學呢!?因為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這時,我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圖像
一張在某個展場上出現的圖
名稱是:《和自己結婚》


只要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得到一生圓滿。
或許這是缺乏獨立的人所希望的境界吧!?
但是我還是覺得,兩個不同的人才能湊成一個

其中她提到一點  可以稱的上是她的基本信念
(引用商周)「觀察自己msn裡有哪些人,就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未來是如何!」
她說:所以我的朋友中沒有一個是會因為心情不好就msn三個小時的人,
我們都是在討論下一次的討論是什麼時候,這些討論都是有主題的,
例如:藝術或是戲劇等等。
而且,要把這些事講給不可靠的人聽,因為人是會變的,不是永恆不變的......

當下我想到生涯輔導課堂上老師讓我們看的PPT...
「鴨子與老鷹」
(欲知典故者請點→
http://free.dljh.tcc.edu.tw/home/consult/gds_text/text1.htm)
(ppt載點→
http://www.sa.isu.edu.tw/service/upload/dept_4_lv_3_894.ppt)
雖然講師或許不是一個標準的老鷹,
但是很明顯的,她努力的屏除成為鴨子的可能。

講師,你知道嗎?其實我想要問你問題的!
「你去過這麼多個地方,多少都會跟人有些接觸,
你體會到他們的價值是什麼?
是他們的知識?還是其他特殊的地方?」

但是我沒有勇氣在你說未來半年不會在接演講之後的五分鐘提問,
因為,很簡單,問了之後你肯定會對這個妳接的最後一個學校深感"不佳"。
我還不想在演講界替中心創下名號~(沒膽!!)

但是,我認同講師說的,
人只有一個專長一定不夠用;人要學著獨立,敢一人旅行;
我也認同與其一賴別人不如自己學著來,
因為那都是一種能力,培養能力是增進自己。
但是我不苟同,跟朋友分享心事是浪費時間,聽朋友分享心事是愚昧的;
我也不同意妳認為引領風騷的人都不是消費者,
因為今天如果有人聽了你的演講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時,
她就曾是消費者!

不過,我想真正的重點在於,
講師:我的五官中就是聽覺不好,所以別人說的事我都是選擇性的聽取。
請在發表自己看法的時候不要類化所有的人,
因為每個人都有你沒發現的獨特性,so do you!

我想這場講座還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波哩 的頭像
    波哩

    Living

    波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