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中佩、楊宗興、江一豪 苦勞網記者 2008/02/20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7519

殘破的門牌訴說著原住民在都市邊緣流動的悲哀,政府在民國91年基於人道考量給予三鶯部落臨時門牌以利戶籍登記及電力設施的鋪設,但是現在卻以門牌不代表可以合法居住為由強硬拆除三鶯,居民或許要問:難道這邊不能是原住民的「家」嗎?

三鶯部落的老人望著被怪手輾平的房子,腦中還不知道自己今晚該在何處安身。面對國家「公權力」的行使,弱勢者或許只有不斷的逃離國家機器的統治範圍才能有喘息的空間,但是這塊空間在現代國家統治技術的進步下越來越小。

外人眼中的破屋破瓦在三鶯居民的眼裡卻是辛苦多年的居所,看著房子轉瞬間就被怪手摧毀,屋裡的東西也只有一小部分得以保全,半失業狀態三鶯居民不斷拭去眼角的淚水,希望政府能夠給他們一個能自食其力的立錐之地,而不是不符需求甚至像學校或監獄般的隆恩埔安置國宅。

在大批警力的保護下承包拆除業務的怪手長驅直入三鶯部落,部落裡大部分只剩老人婦女及小孩,國家機器的合法暴力與弱勢者的無奈形成極大的對比,國家機器在執行自認為「合法」的事情時,從來不會因為面對的是弱勢者而手軟,所以政府這件事本身就隱含了最原始形式的壓迫在其中。
2008/02/29

傷心的原住民婦女離開被拆毀的家園。

原住民歌手胡德夫(圖右白髮者)被警方架走。

原住民兒童在警方盾牌前回望,看著鏡頭。

三鶯部落居民整理家園,打算就地重建。
2008/03/06

原住民兒童。

在三鶯部落已成廢墟的家園前,一名父親抱著兒子,無奈地看著遠方。

怪手將地基挖爛,讓三鶯居民難以就地重建。